安徽会计考试网讯:这里是一片自主创新的沃土。走进合肥,处处弥漫着创新的气息。自主创新,为合肥带来了无限活力和生机,自主创新,也正在推动着合肥加速转型、科学发展。同样是自主创新,为这座城市赢得了众多头衔和荣誉。
仅2011年,我市就荣获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城市体制机制创新指数居全国第6位。据英国《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并且第7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自主创新,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座城市。
自主创新硕果累累
“没有市里的支持,我们的企业根本活不到现在。”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虎感激地说,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各级财政的一批资金,保证了企业的运转。从2009年公司开始着手进行3G研发,到今天也算走了一条惊心动魄的路。
好在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了一个先进的研发团队,对外可以有很高的可信度。再加上,省市两级很是看好这个项目,为企业的发展争取了不少空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终于研发成功。赵虎向笔者展示,一个比火柴盒还小的芯片,竟然有10层,6000万个节点。赵虎说,测试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就要进入产业化发展。
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我市自主创新政策的引领。
自合芜蚌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我市自主创新政策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合芜蚌试验区和技术创新试点省重点任务,聚焦“科技、产业、人才、改革”四大成果,强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经费三大改革,不断加大资金的支持引导力度,有力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管理体制上,着力解决创新资金分散、企业信息不畅、项目多头申报和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在投入体制上,形成以事后奖励为主、事前资助和税收优惠相结合的支持方式,着力强化市场导向……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试验区建设以来,合肥高新技术产值和增加值由1057亿元和317亿元增长到3080亿元和802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7.8%提高到22.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我市高新技术产值位居第8位、高新技术企业数位居第8位、技术合同交易额位居第10位、专利授权量列第10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居第12位。
我市先后获批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国家“十城千辆”、“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及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
大力支持夯实基础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设有省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该公司一直专注于细胞工程产品、基因工程产品等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和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及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自主研发国家级新药近10个。
公司之所以发展的如此快,与享受的支持政策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公司享受了新产品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团队奖励、高层技术管理人才个人创新创业奖励等多项奖励政策。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评价我市的政策时说,合肥各项政策措施科学、合理,易理解、操作性强,宣传及时到位。针对企业提出的特殊问题,还给予单独解答。尤其是,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核,保证了政策执行过程的公平、公正。
借助全市自主创新的东风,高新技术企业如春笋般涌现。
推进自主创新工作快速发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高成长性企业百家培育工程》等,围绕新兴产业,突出科技攻关、注重引领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中,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江淮增程式纯电动汽车、三益江海世界最大功率潜水泵等一批创新产品,芯硕光刻、北斗导航、东芯通信、龙讯半导体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新能源汽车、LED、金太阳等一批科技应用示范工程,创新正在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此过程中,市财政局帮助企业争取2011年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63项,当年到位资金9.91亿元。近三年,市本级财政各项自主创新资金累计支出45.8亿元,受益企业1628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奖24项,超过2001-2008年获奖总数。
培育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努力激活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以“高校院所为主角、企业为主体”的原则,我市已经组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现有研发场所面积7万平方米,已转化交易科技创新成果77项、合同金额1.3亿元。
我市不断加快合芜蚌核心区“一中心、三基地”建设。目前“三基地”完成竣工面积5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9户,签约126户,思科网讯、深圳腾讯等知名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
新举措催生新动力
今年,我市将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工作。
对涉及产业发展的相关核心技术、重大装备的研发项目,或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单个项目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超过300万元以上的,对其超额部分给予20%、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研发投入年增长30%、占销售收入3.5%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新政策中规定,如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升级重大项目,并在本地产业化,其所获拨款资金在200万元以内的,我市将给予国家、省拨款额50%配套资助;其所获拨款资金超过200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拨款额10%配套资助。
针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和规模巨大的支柱产业的重大项目及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建设,我市在资金支持上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同时,对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来我市落户、投资的,给予其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10%、最高500万元奖励。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我市今年将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5万元奖励。
支持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对获国家批准或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各类产业基地、国际创新园,市财政给予所在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100万元奖励,专项用于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在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上,我市今年建立了多层次投融资支撑体系,市政府设立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落实本政策措施各类项目资金、资助及奖励等支出。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5亿元,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
2008年以来,潘建伟、吴曼青等获批院士,在肥服务院士新增23人、达60人,千人计划人数目前达33人。中科大、公共安全研究院获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特别是,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08-201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由34亿元增长到78亿元,年均增长31.9%。
在今年新的扶持政策中,我市注重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在市创新资金中安排创新人才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支持产业英才建设工程、拔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
如果查看新修订的政策,可以登录合肥市财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四大政策专题宣传网址:cy.hfcz.gov.cn进行查询。
郑重申明:“安徽财会网”是安徽会计考试官方培训网校~网校唯一指定网址:www.ahck.net('ahCK'域名是“安徽财会”的拼音首字母),其它非此域名的,都不是本网校官方网址,请广大考生注意识别!
网校★★高通过率,良好的口碑~~只要您有信心掌握我们网校的学习资料,我们就有信心保证您可以顺利通过我们的安徽会计考试,取得您梦昧以求的会计上岗证!因为这就是我们信心的保证:往年顺利通过安徽会计考试的学员考生QQ真实聊天记录(点击此查看)(绝对真实记录,绝无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