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池州财政“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主动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凝心聚力、负重拼搏、攻坚克难,创造了财政“十一五”时期辉煌业绩,为财政未来五年更快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财政收支规模创造新佳绩
“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从“十五”末的11.71亿元,连续跨越20亿元、30亿元和40亿元台阶,到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3.38亿元,为“十五”末的3.7倍,年均增长29.9%,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的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力争目标。全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十五”末的10%提高到“十一五”末的14.5%,人均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753元提高到“十一五”末的2703元。财政收入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全市财政支出从“十五”末的16.19亿元,到2010年实现68.11亿元,支出规模为“十五”末的4.2倍,年均增长33.29%。在财政支出安排上,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发展”的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有力支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池州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财政服务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以支持大项目建设、园区发展、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大力培植财源。一是加大重点项目投入。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等,安排园区建设经费、招商引资工作经费等,并随财力增长逐年增加,支持了海螺、铜冠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推动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标升级,加快了一批大项目落地生根。二是积极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共清理取消或停收降低收费标准相关项目142个,涉及金额达2.4亿元;创新实施“一费清”,按照“分类申报、一口受理、一次执收、一费缴清”原则,对各类基本建设项目和投资项目统一征缴收费,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三是积极发挥政府采购引导作用。制定《关于政府采购优先购买本市本省产品的通知》、《关于优化政府采购政策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规定,发挥政府采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功能作用,有力扶持了企业渡过金融危机。到“十一五”末,地产品采购及服务本地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四是支持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抢抓承接产业转移历史机遇,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投入力度,补助扶持新建标准化厂房项目,重奖国内外著名企业落地,减免企业和个人相关费用以及加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等措施,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五是扎实推进“四下乡,两换新”工程。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28亿元,拉动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5.48万台,销售额5.87亿元;销售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4.48万辆,销售金额5.15亿元;报废老旧汽车47辆,汽车以旧换新409辆。
三、财政惠及民生取得新进展
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2007-2010年,分别实施了20项、22项、28项和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逾30亿元,涵盖生活救助、教育、卫生、文化、交通、住房、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惠及全市145万余人。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2008年,省财政厅在我市召开全省民生工程工作现场交流会,对我市民生工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二是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推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金2亿元,支持了高校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三是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出台《池州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实施与市情相适合的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了促进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众就业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援助制度。四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准。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由671元增加到1154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二次补偿,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疗补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126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98.4 %;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统筹部分由80元调整至120元,6.9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五是不断提升困难群体救助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低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人均月补助水平由77元提高到173元,23371人获益;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年人均补助水平由120元提高到960元,全市共有553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五保”供养逐步完善,大力实施“夕阳红”计划,建成敬老院20所,床位1355张,10124名“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
四、财政支农惠农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三农”投入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7倍。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农民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2010年,实现农村牧渔业总产值70.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27元,年均增长17.7%,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类涉农补贴资金14.7亿元。二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市农林水等方面支出完成17.76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等;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6.95万亩,生态综合治理6.46万亩;重点实施了21个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了15个经济合作组织,培训新型农民学员9.6万人,实现农民转移就业6万人,受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700多元。三是支持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全市设立农村互助资金组织129家,其中,石台县实现行政村全覆盖(79家)。互助资金总额1401万元,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1710笔,贷款余额895万元。四是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覆盖能繁母猪、油菜、水稻、棉花、小麦和玉米等品种,启动特色农产品保险,涵括皖南土鸡、生猪、商品鸭、大棚蔬菜等特色产品;参保农户不断增多,农业保险作用进一步显现,仅2010年“7.8”洪涝理赔6485.6万元。
五、财政筹资融资实现新跨越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出台《池州市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池州市金融产品创新考核办法》等文件,激发金融机构创新动力,突破金融创新体制性障碍。2010年,信贷投放增幅稳居全省第一,被省内金融专家誉为“池州金融现象”。二是财政融资主体发展壮大。通过融资合作、担保等方式将政府性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十一五”期间,市属国有出资企业发展到20户,国有资产总额达120余亿元,另有3家参股公司。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在政府融资投资建设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经济主体优势。三是地方金融机构从无到有。徽商银行池州分行和九华农村商业银行先后组建,青阳、东至、石台均建立了自己的农村合作银行;民生银行贵池村镇银行全省率先启动筹建;全市保险机构发展到12家,证券机构2家;申请并获批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7家,实现县域全覆盖,注册资本超6亿元。四是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支持发展政府出资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资本金4.9亿元。引进民营担保公司3家,资本规模2.5亿元。五是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2.4亿元,支持了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建设。
六、公共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是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不断完善。乡镇(街道)、村(居)两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基本建立,全市53个乡镇(街道)共建立乡镇为民服务中心51个,613个行政村(居)全部建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代理项目基本纳入代理范围,共涉及财政、民政、计生、国土等12个职能部门,其中农民受益最大的是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农民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供养等相关项目;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模式基本形成,代理项目均实现了分级代理,各代理中心均设置了咨询类服务项目,方便当事人了解办理须知的时限、步骤、要求等规定。积极探索为民服务“一网通”工程试点,实现了县、乡、村、组、农户详细信息资料资源共享,群众所需办理事项网上代理,搭建了群众与领导、群众与群众相互交流平台,做到了能办事、能查询、能互动,进一步深化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市141个试点村累计受理为民服务代理事项1652件,办结1505件。二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池州市市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三是大力实行政府采购,累计采购金额达25亿元,比采购预算节约资金4.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池州市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池州市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暂行办法》;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会计核算中心并轨运行,履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双重职能;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稳步实施,国库收支电子化、网络化发展顺利,税款入库更加透明、快捷。五是扎实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强化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全面启用专用票据;推行非税收入系统信息化管理,做到了财政、银行和执收单位之间互联互通。
七、财政监督管理呈现新面貌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初步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机制,财经秩序进一步优化。一是加强会计监督。严把会计核算“四关”,即票据审核关、专项资金拨付关、资金下移关、政府采购关,市直单位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二是加强工程监督。认真开展工程竣工决算审查,凡财政性资金参与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由财政部门或由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工程竣工审查,累计委托中介机构审查基本建设项目32个,总送审价1.35亿元,审定金额1.13亿元,核减2194.37万元,核减率为16.25%。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依托芜湖长江交易中心,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纳入产权市场公开交易,对应收取的国有资产收益全部纳入财政管理。四是积极推进“小金库”检查。共查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小金库”13个,违纪金额610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社会团体“小金库”9个,违纪金额282.07万元。
八、财政整体形象得到新提升
一是深入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参加了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创新创业,兴我池州”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干部职工发展信念进一步坚定,理财思路进一步开阔,争做优秀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奉献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二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推行快乐工作法,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规范管理年”、“能力建设年”、“学习提升年”等一系列主题年活动,在活动中使广大财政干部职工的习俗、行为、观念和信仰等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干部职工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明显改观。三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性别、年龄结构等方面逐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数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以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为目标,强化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活动,改进“两风”、增进“两情”,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勤政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十一五”期间,在文明创建、政风行风评议、目标管理考核等各项活动中争先进位,树立了“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财政机关形象。市财政局连续四届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被评为省行业文明先进系统和先进单位;在市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市政风评议(效能)考核中榜上有名;档案工作荣获全国优秀集体称号;民生工程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局属会计核算中心先后荣获全省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省“文明窗口”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大步迈进的五年,也是我市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五年,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是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健全的五年,是财政管理水平和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财政“十一五”辉煌业绩,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一是抓财源培植不能动摇。以“工业强市”为指导,狠抓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培植梯级财源,增强“造血”能力。二是抓财政引导不能放松。积极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财政资金以小博大、以少带多的乘数效应。三是抓统筹发展不懈怠。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向民生倾斜、向“三农”倾斜,着力解决一系列有关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发展成果普惠民生。四是抓改革创新不能停滞。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财政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部分:“十二五”时期
池州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未来五年,我市财政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财政经济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池州的总体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跃上新台阶,具备了一定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二是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我市产业结构会逐步优化升级,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财力保障水平会进一步增强。三是国家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启动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面推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我市将得到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未来五年我市财政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主要是: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仍然有限;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还不高,财政管理和监督有待加强;等等。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财政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积极推动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发展。
第三部分:“十二五”时期
池州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池州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池州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市富民”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强财政“双基”建设,强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提出我市财政“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为:
(一)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做大, 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居先。到2015年,全市财政收入确保完成120亿元,年均增幅22%以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的位次前移。积极创新财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完善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财政运行质量更高。
(二)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财政公共服务更加科学合理。到2015年,全市财政支出力争达到130亿元,五年实现翻一番多。财政职能发挥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财政主动服务经济发展,通过运用财税体制、预算分配以及贴息、补助、奖励、担保、投融资等多种财政手段,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平稳较快地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财政分配更加关注民生,财力配置更加向基层和薄弱环节倾斜,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财政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逐步形成以税收收入为主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进一步完善市与区、县与乡的财政体制,促进市、县(区)、乡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的政府预算体系。细化“四大预算”编制,提高“四大预算”规范性,探索建立“四大预算”协调衔接机制。
(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夯实。财政“双基”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注重以制度管人管事,创新体制机制,财政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基层建设,大力推进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建设,初步建立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核心的乡镇财政工作新机制。
第四部分:“十二五”时期
池州财政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
(一)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落实外贸促进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高新、机电技术出口产品研发,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地方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夯实基础、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创造环境”的思路,为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性平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要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手段,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为企业的自我发展、技术创新等创造激励作用的财税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狠抓大项目建设。主动做好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各项工作,努力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充分发挥保障作用。一是加大政策研究,算好经济帐。在招商引资中,财政不但在硬件设施上要加大投入,还要对优惠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真正做到使地方政府和外来投资者互惠互利。二是增加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并根据需要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每年都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开工。三是积极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奖励制度,调动全民招商引资,推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就要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为企业融资积极搭建良好的平台。一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坚持“政策引导、社会融资、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完善以银通担保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专门的融资通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二是继续加快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步伐。利用闲置国有资产,搭建融资平台,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建立金融机构以工业贷款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我市工业发展的积极性,积极沟通银企关系,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置换,减轻企业负担,加速企业发展。四是支持、引导建立民间筹、融资渠道。以担保、典当等组织形式,将我市民间的闲散资金积聚起来支持经济发展。五是积极争取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制定规划、精选项目、强化管理,不断加大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力度,以有效弥补我市建设资金不足。六是支持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利用债券、股票、各种融资券等证券化融资工具,支持企业多元化筹资。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将财政投入的重点放在为各类经济实体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建设上来。在硬环境方面,就是加强公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大对集中区、开发区等产业转移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突出优化园区配套功能,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在软环境方面,就是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纪律、明确办事要求,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严格惩处财经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为各类经济实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
二、狠抓财源建设,强化收入征管,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一)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1、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培植骨干支柱财源。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工业经济对财政的支撑,一是充分利用池州区位优势,加快与长三角经济的对接与互动,与珠三角经济呼应,利用我市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与长江三角、珠江三角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错位发展,实现互惠互利。二是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培育骨干支柱企业。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项目库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整合各类资金,采取财政贴息、财政担保等多种方式,对各地的重点项目、骨干企业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产业集群,通过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资金、管理等手段,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和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的原则,建好工业园区。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优化工业园区投资环境,对入园企业实行若干年“零规费”管理,同时,对入园企业在土地供应、税收奖励等方面实行灵活的政策,吸引重大项目向工业园区聚集,使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加强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五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各类民营企业发展。要把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在实处,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探索建立方式灵活、适应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民间金融合作和合作金融组织,促进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提高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挖掘潜在财源。一是要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强化旅游规划,加快旅游景点景区的合理开发和建设,提高旅游品味;二是要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合作。既要加强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又要实现与周边旅游产品供应地的联动;三是加大旅游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客源市场的合作,巩固和开发客源市场;四是针对旅游接待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快宾馆、酒店的规划布局,引导市场资金投入旅游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尽快解决接待能力严重不足的局面;五是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培育一批适销对路、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3、依托区位优势,加快经济强镇建设,开辟新兴财源。加快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选择,更是培养县乡财源的重要举措。要以县城为重点,以国、省道沿线的中心镇为依托,构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带,鼓励农民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县乡政府要盘活土地资源,将城镇主要道路、广场、公共汽车停靠点的广告发布权、冠名权等进行有偿有期限出让,对绿化权、保洁权实行竞标经营,把城镇道路、交通、教育、卫生、广电、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逐步推向市场。
4、发挥特色优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巩固基础财源。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与打好地方品牌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以扩大畜牧水产养殖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结合起来,着力扶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资源分布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定我市优势农产品的种类和区域布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立足资源优势,选准主攻点,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与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二)完善收入征管机制,保障收入稳定增长
1、建立健全税收依法征管机制。强化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完善税收征管方式,细化税收征收措施,分行业、分税种、分项目制定完善税收管理办法,加大对薄弱环节的征管力度,充分挖掘征收潜力。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对收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保障体系,依法查处各种偷税、骗税和逃税行为,严厉打击各种涉税犯罪,实现依法治税。
2、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严格界定政府非税收入范围,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管理,实现部门预算内外收入综合管理。全面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取消单位收入过渡户,实现非税收入直接入库,完善收(罚)缴分离制度。
3、建立收入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建立财政、税务、人行等部门的联络协调机制,保证收入计划、征收管理、税款入库的衔接畅通。建立财政、重点企业的协作机制,强化对企业的政策、会计、财务的服务,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市与县、区财政联动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协调收入工作。
4、健全财政收入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对部门、县区的收入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合理确定部门、县区收入任务。完善财政收入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收入考核监督工作,增强征收部门的责任,调动部门依法征收的积极性。加强财政收入运行情况分析监测,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三、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 “三农”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设立“农业万千百十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确保农业投入稳步增长。
(二)创新支农方式,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对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将项目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加大对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20个,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契机,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生产基地,培植“绿色”龙头企业,走出一条池州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
(三)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以就业为导向,以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把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大力推广“订单”培训,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开设一批适合农民工需求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使新增农民工都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进一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
一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政策为抓手,延续和充实政策内容,完善操作程序,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和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强对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为各类群体就业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服务、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等各项服务。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各个领域,大力推进制度改革,争取在“十二五”末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差异,为下一步缩小和消除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打下基础。三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将所有城镇从业人员以及城乡居民都纳入养老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制度,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
(二) 建立健全滚动发展机制,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一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确定民生工程项目和投入规模,着力在“巩固、规范、完善、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民生工程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二是健全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民生工程资金渠道,积极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贴息补助等形式,鼓励和吸引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资金投入民生工程。
三是健全科学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强化牵头意识、责任意识、协同意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不断提升民生工程工作运行效能。四是完善民生工程后续管理。研究制定民生工程项目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保证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有效使用和正常运转,努力让人民群众早受益、多受益。
(三)大力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继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着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保障机制;规范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制度;全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提高中小学校综合防灾能力;积极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同时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两大战略机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投入,营造创新投入的多元化环境,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扶持、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3、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一是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民生工程的经费保障力度。二是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采取奖励、资助等形式支持文化企业的设立、运营,重点扶持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优势文化产业行业、项目和产品。三是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传媒产业的转企改制与优化重组,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4、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及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二是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继续支持全市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三是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设备装备水平,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四是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在孕产妇急救转诊中的作用。
(四)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一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建立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对这些区域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二是加对大生态示范县(点)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生态良好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快生态示范县(点)建设步伐。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环境建设的作用,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五、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提升农村综合改革成果。一是健全办事机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稳步推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二是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努力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三是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工作。强化为民服务代理工作的领导,稳步推行为民服务“一网通”工程,升级完善代理网络系统,清理代理项目,规范代理程序,完善代理机制,畅通代理渠道,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加强财政“双基”建设。统一思想,主动探索,加快建立具有池州财政特色的基层和基础管理体系。一是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切实抓好财政基础数据的归集和应用,全面规范支出标准,进一步完善财政基本制度建设,健全项目库管理和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系体。二是强化财政基层建设。进一步界定和充实基层财政职能,以实际的举措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切实把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向更深层次和更高目标推进。
(三)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一是推进四大预算体系建设。根据公共产品的划分标准,合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国有资本预算。
郑重申明:“安徽财会网”是安徽会计考试官方培训网校~网校唯一指定网址:www.ahck.net('ahCK'域名是“安徽财会”的拼音首字母),其它非此域名的,都不是本网校官方网址,请广大考生注意识别!
网校★★高通过率,良好的口碑~~只要您有信心掌握我们网校的学习资料,我们就有信心保证您可以顺利通过我们的安徽会计考试,取得您梦昧以求的会计上岗证!因为这就是我们信心的保证:往年顺利通过安徽会计考试的学员考生QQ真实聊天记录(点击此查看)(绝对真实记录,绝无虚假)
上一篇:关于举办第二十五期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的通知
下一篇:池州市信息公开网:池州市政府采购加大工作力度,助推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快速发展